揭阳六大必去景点推荐

2025-01-15

揭阳楼:历史与现代的交融

揭阳楼,屹立于揭阳市区东入口,是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象征与地标。它选址于揭东区和榕城区的交界处,紧邻风光旖旎的榕江,地理位置得天独厚。这座宏伟的建筑以汉代宫殿建筑为蓝本,楼宽达 130 米,高度为 39.3 米 ,整体风格阔大雄健,气势恢宏。其覆檐、组拱、屋顶等建筑细节,无不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汉代建筑的独特韵味与庄重气质,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。

步入揭阳楼,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回廊,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。这里是一座综合性文化博物馆,规划展示馆中,通过先进的展示手段与丰富详实的资料,向人们全方位呈现了揭阳的城市规划蓝图与发展愿景,让人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期待。特色文化展览馆内,揭阳文化遗产陈列、揭阳通史陈列以及揭阳革命史陈列等板块,宛如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,将揭阳千百年来的风云变幻、文化传承与英雄事迹一一呈现。置身其中,仿佛能触摸到这座城市跳动的历史脉搏,深刻感受到揭阳人民的智慧与拼搏精神。

而揭阳楼广场同样不容小觑,它以 “水上莲花” 为主题,占地面积逾 30 万平方米,视野极为开阔。主楼四周有小河环绕,既寓意着古护城河,又展现出 “岭南水乡” 的独特风情,充满了诗意与浪漫。广场主轴呈东西向,东侧的盛鼎广场上,一座 9.99 米高、重达 58 吨的青铜方鼎傲然矗立,其雄伟的身姿彰显着揭阳的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,堪称世界之最,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惊叹。西侧的揭阳城楼巍峨耸立,总高 38 米,共五层,城台两层,楼阁三层(含暗层一层) 。沿着城楼拾级而上,极目远眺,榕江的秀丽风光与市区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,令人心旷神怡。广场上,寓意 “博大精神” 的 136 吨泰山石,更为整个景观增添了一份雄浑壮阔的气势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的魅力。

无论是阳光明媚的白天,还是灯火辉煌的夜晚,揭阳楼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白天,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,它显得格外庄严肃穆,展现出历史的厚重与深沉;夜晚,灯光亮起,揭阳楼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与周边的夜景相互辉映,如梦如幻,成为市民休闲散步与游客打卡留念的热门胜地。在这里,人们既能深入了解揭阳的历史文化,感受这座城市的底蕴与魅力,又能在现代化的休闲设施中放松身心,享受惬意时光。揭阳楼,已然成为揭阳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,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宾客前来领略它的独特风采。

揭阳学宫:穿越千年的儒家圣地

揭阳学宫,这座承载着千年儒家文化精髓的殿堂,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镶嵌在揭阳市榕城区韩祠路口东侧 。它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(1140 年),历经岁月的洗礼与沉淀,见证了无数的兴衰变迁,至今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

揭阳学宫规模宏大,占地面积约 2.1 万平方米,拥有 21 座单体建筑,在全国现存府县级孔庙中首屈一指,在岭南地区更是独占鳌头,与番禺学宫、德庆学宫并称广东 “三大学宫”。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古建筑的庄重典雅与鲜明的潮汕建筑特色,红瓦绿檐、高脊巍峨,飞桷凌空、画栋雕梁,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精湛的工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踏入学宫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照壁,南面红墙刻有 “太和元气” 四个大字,笔力雄浑,气势磅礴,北面则是精美绝伦的嵌瓷雕作品,如 “梅花魁首图”“鲤跃禹门图”“鹿鹤相望图” 等,生动形象,寓意深刻。照壁两侧的 “起凤”“腾蛟” 牌坊,仿佛在诉说着古代文人墨客在此地的壮志豪情与非凡才华。

沿着中轴线前行,棂星门、泮池、泮桥、大成门依次呈现。棂星门纯石结构,五根石柱间隔为三门,柱顶端为宝顶,两侧皆为云枋龙首,寓意着孔子乃文星下凡,尊孔子 “与天地神祗并重”。泮池宛如一弯新月,清澈的池水倒映着岸边的古建筑,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。泮桥横跨泮池,古朴典雅,走过泮桥,仿佛跨越了历史的长河,进入了知识的殿堂。大成门庄重肃穆,原名戟门,取孟子 “孔子之谓集大成” 之意,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。

大成殿是学宫的核心建筑,面阔 21.35 米,纵深 21.93 米,通高 14.1 米,屋顶为歇山顶,一条正脊,四条垂脊,双重飞檐,峻拔陡峭,四角轻盈翘起,气魄非凡。殿内高悬着历代御颁匾额,如 “万世师表”“生民未有”“圣集大成”“与天地共参” 等,彰显着孔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力。殿内正中塑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,神态庄严,目光深邃,仿佛在向世人传授着儒家的智慧与教诲。左右两侧分别是复圣颜子、宗圣曾子、述圣子思子、亚圣孟子的塑像,以及圣殿前左右列十二尊先哲的塑像,他们共同构成了儒家思想的传承体系,让人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除了祭祀孔子的功能,揭阳学宫还是古代揭阳的最高学府和唯一官学,肩负着培育科举人才的重任。自南宋至清朝,这里培育了众多的优秀人才,考中进士者达 63 名,举人 308 名,贡生、秀才更是不计其数,为揭阳赢得了 “文化之乡” 的美誉。许多闻名海内的学者,如宋代的林圭,明代的季本、高攀龙,清代的林大经等,都曾在此登坛传道,他们的思想和教诲在这里传承不息,为潮汕大地注入了浓厚的人文氤氲之气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揭阳学宫还具有重要的革命纪念意义。1925 年,国民政府东征军第一、二次东征进入揭阳,周恩来同志在此办公。1927 年,南昌起义部队入揭阳时,周恩来、贺龙、叶挺等指挥部领导人曾在此召开军事会议。如今,这里是广东省内唯一一处以 “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” 命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辈、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。

漫步在揭阳学宫的石板路上,抚摸着古老的墙壁,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在跳动。这里的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,都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,诉说着无数动人的故事。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,还是想要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游客,揭阳学宫都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。在这里,你可以穿越时空,领略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,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,让心灵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。

黄岐山: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

黄岐山,犹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,镶嵌在揭阳市区北郊,它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,也是大自然馈赠给揭阳人民的珍贵礼物。黄岐山距离市区仅 4 公里 ,市区晓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,交通极为便利。榕江北河从山下缓缓流过,山水相依,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。

黄岐山主峰海拔 293.1 米 ,虽不算高耸入云,却以其独特的 “山不高而秀雅” 的气质吸引着无数游客。这里林木葱茏,四季常青,曲径通幽,仿佛一条绿色的丝带蜿蜒在山间。漫步其中,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,那是大自然特有的气息,夹杂着泥土的芬芳、花草的清香和树木的气息,让人心旷神怡。山间清泉潺潺,清澈见底,泉水顺着山势流淌,或形成小小的瀑布,或汇聚成清澈的水潭,发出悦耳的声响,宛如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。不同的季节,黄岐山展现出不同的风光。春天,山花烂漫,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,点缀在翠绿的山林间,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;夏天,绿树成荫,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,漫步在树荫下,感受着丝丝凉意,惬意无比;秋天,山上的树叶渐渐变色,红的、黄的、绿的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景图;冬天,虽然没有北方的银装素裹,但山上依然绿意盎然,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。一天之中,黄岐山的景色也随着晨昏阴晴的变化而各异。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山上,整个山林被染上一层金色的光辉,鸟儿在枝头欢唱,仿佛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;傍晚,夕阳西下,余晖洒在黄岐山上,“黄岐夕翠” 的美景令人陶醉,天边的晚霞与山上的绿树相互映衬,如梦如幻。

黄岐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,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。山上文物古迹众多,犹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,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。岐山塔,这座屹立在黄岐山顶的标志性建筑,始建于明代,原只有三层,清同治年间被雷击倒二层,民国二十三年(1934),县长谢鹤年重新修建并增至五层 。塔高约二十米,呈八角形,全部为石结构,中空无梯登临,每层留有一个通窗 。站在塔边俯瞰,平原景色尽收眼底,方圆几十里之内的景物一览无余,榕江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而过,市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,车水马龙的景象尽收眼底,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伟大创造力。

沿着山间小径前行,便能看到月容墓。这座坟墓背后隐藏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。明朝时,江南扬州女子黄月容为进士冯元飚之妾,她聪慧美丽,跟随冯元飚来到揭阳后,屡屡助夫破案,深受百姓爱戴。然而,冯元飚的正室苏氏因妒生恨,趁冯元飚出差之时,用毒酒害死了月容。冯元飚得知后悲痛欲绝,将月容葬于黄岐山之麓,并修建了侣云寺,撰铭铸钟,以寄哀思 。数百年来,月容墓香火不断,人们被她的善良和悲惨遭遇所感动,纷纷前来缅怀。如今,月容墓周围绿树环绕,环境清幽,墓碑上的字迹虽历经风雨侵蚀,但依然清晰可辨,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。

侣云寺就坐落在黄岐山南麓,建筑结构严谨,栋梁雕刻精致,周围林荫树茂,宛如一座世外桃源。寺内香烟袅袅,梵音阵阵,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了宁静。寺前有两棵古槐,树龄已经 800 多年,树干粗壮,枝叶参天,宛如两位忠诚的卫士,守护着这座古寺。更神奇的是,在其中一棵古槐上,生长着一株壁兰,这便是独特的 “槐兰结缘” 景观,为侣云寺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和生机。寺内的大钟上铸刻着《钟铭》,讲述着冯元飚与黄月容 “情与铁坚,缘从响断” 的坚贞爱情,每当钟声响起,那悠扬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,将人们带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。

此外,黄岐山还有 “海滨邹鲁” 等 20 多处摩崖石刻 ,这些石刻字体各异,或苍劲有力,或飘逸洒脱,内容丰富多样,有诗词、题记、楹联等,它们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,也是黄岐山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。这些摩崖石刻镶嵌在山间的岩石上,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,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,让人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
黄岐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、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景观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。无论是登山健身、休闲度假,还是探寻历史文化、感受大自然的魅力,黄岐山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。在这里,你可以放下城市的喧嚣与疲惫,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,去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;你也可以穿越时空,与历史对话,领略古代文人墨客的风采,感受揭阳深厚的文化底蕴。相信每一位来到黄岐山的游客,都会被它的魅力所折服,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
揭阳榕江音乐喷泉:震撼的视听盛宴

揭阳榕江音乐喷泉,无疑是揭阳夜景中最为璀璨的明珠,它位于揭阳市政府办公大楼前的榕江北河江心 ,宛如一颗镶嵌在江面上的璀璨宝石,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。

这座喷泉堪称喷泉界的 “巨无霸”,主喷设计高度达 188 米,实际高度更是惊人的 191.25 米,一跃成为亚洲第一高喷泉 ,其高度远远超越了河源新丰江音乐喷泉的 169 米,令人惊叹不已。喷泉的漂浮平台规模也十分庞大,长 290 米,中间最宽处达 45 米,上下两层面积共 14400 平方米,是世界最大面积的浮体平台 。如此巨大的规模,在建设时投入了 3000 多万元,历时近半年才得以建成,足见其工程的浩大与复杂。

而揭阳榕江音乐喷泉的惊艳之处,绝不仅仅局限于其规模。它集音乐、喷泉、激光、灯光、音响于一体,为观众带来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。喷泉以 “水上莲花” 为主题,精心编排了 “莲花道情”“激荡天宇”“踏潮放歌” 三个精彩篇章 。表演中,188 米高的主喷气势磅礴,如同一把利剑直插云霄,搭配上造型多姿的 “水上莲花”“高歌猛进”“桑恋砥柱”“一泓揽胜” 等 20 种水型 ,在灯光的映照下,或如仙女散花般轻盈柔美,或如万马奔腾般气势恢宏,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,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。

喷泉还采用了三维数控喷头、炫彩泛光 LED 灯、TTC 型新型环保火泉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和技术 。三维数控喷头使得喷泉的水型变化更加精准多样,能够呈现出各种奇妙的造型;炫彩泛光 LED 灯将整个喷泉照耀得五彩斑斓,与江水相互辉映,如梦如幻;TTC 型新型环保火泉则为喷泉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,火焰与水柱相互交织,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
每当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榕江音乐喷泉便准时开启它的精彩表演。每周六或节假日晚 8:00 - 8:30,这里便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。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,聚集在江边,翘首以盼喷泉的表演。当音乐响起,喷泉的水柱随着节奏高低起伏,灯光也随之变幻出各种绚丽的色彩,整个场面气势恢宏,令人陶醉。在 “莲花道情” 篇章中,悠扬的音乐声中,喷泉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,缓缓绽放,展现出温柔婉约的一面;而到了 “激荡天宇” 篇章,激昂的音乐响起,主喷和其他水型一同发力,水柱如万箭齐发,冲向天空,场面震撼人心;“踏潮放歌” 篇章则充满了活力与激情,喷泉的水型不断变化,仿佛在与潮水共舞,让人感受到揭阳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与活力。

欣赏完喷泉表演后,周边还有许多美食和购物场所等待着大家。附近的裕轩楼二十年潮粤菜 (榕城店),能让你品尝到正宗的潮粤菜,那鲜美的味道定会让你回味无穷;埔上白切鹅肉质鲜嫩,肥而不腻,是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;素满香・素食自助餐 (揭阳・东二路店) 则为素食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。购物方面,广百广场 (揭阳店)、卜蜂莲花 (揭阳店) 等商场,汇聚了各种商品,无论是当地特产还是时尚潮流单品,都能在这里找到,满足你的购物需求 。

揭阳榕江音乐喷泉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,更是揭阳城市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。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,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揭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。如果你来到揭阳,一定不要错过这场震撼的视听盛宴,它将给你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。

揭阳进贤门城楼:见证岁月的古城地标

揭阳进贤门城楼,屹立于榕城区进贤门大道与东环城路交界处 ,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历史老人,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四百多年来的风云变幻。它始建于明代天启元年(1621 年),彼时,知县曾应瑞出于对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重视,倡议修建了这座城门,期望它能为揭阳带来更多的贤能之士,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,因此得名 “进贤门”,寓意着 “振人文而消厄运” 。

进贤门城楼坐西朝东,建筑结构严谨,布局精巧,由城瓮门、城楼、亭台三部分组成,共同构成了一座三层八角攒尖琉璃顶楼阁。其独特的造型在潮汕古城建筑中独树一帜,堪称典范。下层为瓮城门,门内设有内外两重扇门,中间部分如圆筒般,形状恰似瓮状,不仅坚固耐用,更增添了一份古朴与神秘。中层的城楼型制森严,构筑精致,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。上层则是亭式的三层建筑,四角飞檐翘起,犹如凤尾轻盈摆动,上下三层装饰玲珑,仿佛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,灵动而优雅。

城楼各层均设有红色内柱和檐柱,它们整齐排列,支撑着整个建筑的重量,同时也为城楼增添了一抹庄重与大气。周围环绕着花窗廊墙,精美的花窗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,更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楼内,形成斑驳的光影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。屋面均覆盖着绿色琉璃瓦,在阳光的照耀下,闪烁着迷人的光芒,翘脚下的木雕龙头和垂莲柱,栩栩如生,寓意着吉祥如意,为这座古老的城楼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神秘的色彩。

在明、清时期,进贤门城楼还肩负着重要的报时功能。每当残月西斜,晨曦初现,更夫便会准时在城楼上吹响号角,那清脆而悠扬的角声,随着晨风传遍全城,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,开启新的一天。正因如此,进贤门城楼在揭阳 “古八景” 中被赋予了 “谯楼晓角” 的美誉 。

作为揭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,进贤门城楼承载着当地居民深厚的情感与美好寄托。在揭阳人的心中,它不仅仅是一座城门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当地居民在男女嫁娶、做生意、学生升学等重要时刻,都会来到进贤门城楼走走,希望能沾沾喜气,博个好彩头。这种传统习俗代代相传,使得进贤门城楼成为了连接揭阳人民情感的纽带,见证了无数家庭的欢乐与幸福。

近年来,揭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对进贤门城楼的保护与开发利用。2022 年 11 月,精心完成了进贤门城楼亮化工程,通过巧妙的灯光设计,让古建筑在夜间焕发出别样的光彩。立体生动的照明效果,将城楼的轮廓与建筑细节完美呈现,使其成为了揭阳古城夜游的热门打卡点,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。每逢周六晚上,进贤门城楼还会举办 “进贤故事会”,这一省级非遗项目 “潮汕讲古” 的精彩展示,让游客们在欣赏古建筑的同时,能够深入了解揭阳的历史文化、民间传说和风土人情。而在重大节日期间,国级非遗项目榕城青狮、普宁英歌等也会在进贤门城楼前精彩展演,热闹非凡的场面,让古老的城楼焕发出新的活力,成为展示揭阳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。

走进进贤门城楼,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个充满古韵的年代。在这里,你可以触摸到历史的痕迹,感受到岁月的沉淀。沿着城墙漫步,欣赏着古老的建筑和周边的街景,想象着当年这里的繁华与热闹。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,还是想要寻找一份宁静与回忆的当地人,进贤门城楼都值得你停下脚步,细细品味。它就像一本生动的史书,每一页都记录着揭阳的过去与现在,等待着你去翻阅、去发现 。

揭阳双峰寺:清幽静谧的佛门净地

在揭阳市榕城区马山巷,隐匿着一座历史悠久、声名远扬的佛教圣地 —— 揭阳双峰寺 。它与潮州开元寺、潮阳灵山寺并称 “潮郡三大名刹”,“双峰晚钟” 更是被誉为揭阳八景之一,承载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,吸引着无数善男信女与游客前来朝拜、观光。

双峰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年(1140 年),其旧址位于磐溪都双山(今桂岭镇双山村) ,由法山禅师所创。彼时,此地山清水秀,双峰并峙,后山顶有六丈高的天然巨石 “石母”,周边景致美不胜收,曾有 “双峰八景” 之说。据民间相传,绍兴十年重建揭阳县城时,地理家认为 “地龙” 从莲花山脉的龙颈一路延伸至双山,共计 99 峰,而玉滘村恰是 “灵气所钟” 之地,作为第 99 峰的石母山便成了风水宝地,双峰寺也由此应运而生,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镶嵌在这片灵秀的土地上,成为古揭阳文化的综合积淀物。

明初,石山禅师将双峰寺移建至县治马山巷的现址,至此,它成为粤东地区的一大丛林。当时的寺宇规模宏大,佛相庄严,茂林修篁环绕其间,宛如人间仙境。寺内殿宇巍峨,飞檐翘角,雕梁画栋,每一处建筑都彰显着精湛的工艺与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。然而,岁月的长河中,双峰寺历经风雨洗礼,屡废屡兴。清雍正戊申(1728 年)六月,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将双峰寺摧毁殆尽,楝梁楹桷瓦盖无一幸免。知县陈树芝痛心疾首,即刻主持修复工作,在众人的努力下,双峰寺得以重现往日风采。民国十四年,县长陈卓凡却将寺屋充作教育费用,寺产面临被瓜分的危机。幸得邑绅林存厚、林仲良、局伯初等挺身而出,发起筹款活动,赎回寺产并进行葺复,双峰寺才得以保存下来。50 年代,寺僧推行 “农禅并举” 之策,以寺办工厂,试图在特殊时期为寺庙谋求生存与发展之道。“文革” 期间,佛像、文物在动荡中惨遭毁坏,双峰寺陷入了沉寂。

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,县人民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宗教政策,决定对双峰寺进行全面修建,恢复古迹,将其开辟为旅游胜地。1986 年 10 月 25 日,一场隆重的奠基礼拉开了双峰寺重修的序幕,破土兴工的那一刻,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与憧憬。经过整整 61 个月的艰苦施工,耗资四百万元,建筑面积达 2400 平方米的双峰寺终于在 1991 年 12 月 10 日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,隆重举行的修建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,盛况空前,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见证这一神圣时刻。

如今的双峰寺,占地面积 3000 多平方米,规模更为宏大壮观。寺院呈四合院布局,中轴线上,依次排列着山门、前厅、大雄宝殿、泰佛殿 ,东西两廊对称分布,结构严谨,宛如一座精心雕琢的艺术殿堂。走进山门,一块由全国佛协主席赵朴初题写的 “双峰古寺” 巨匾高悬于门顶,笔力苍劲,气势非凡,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寺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。穿过山门,步入前厅,这里庄严肃穆,让人瞬间感受到佛教的神圣与庄严。

大雄宝殿是双峰寺的核心建筑,殿宇巍峨耸立,气势恢宏。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,佛像庄严肃穆,双目微闭,慈悲的目光仿佛俯瞰着世间万物。殿内的壁画精美绝伦,色彩鲜艳,描绘着佛教的经典故事,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画师们对佛教的虔诚与敬意,让人不禁沉浸在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。

泰佛殿别具一格,采用楼阁式建筑风格,正殿中一尊金身泰式佛像熠熠生辉。相传,当人们走近这尊佛像时,其耳钩会不断轻摇,这一神奇的现象被传为异事,更为泰佛殿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。许多游客怀着好奇与敬畏之心前来瞻仰,试图探寻这一奇妙现象背后的奥秘。

双峰寺内还珍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碑刻 。寺中有砖刻五块,其中虎寿碑最为引人注目。虎字碑是清朝江南提督国栋所书,字体刚劲有力,犹如猛虎下山,气势磅礴;寿字碑为北宋著名理学家陈抟所书,粗看是一个 “寿” 字,细细端详,却发现其中包含 “林富佛寿” 四字,构思精巧,寓意深刻,为广东省价值较高的石碑。这些碑刻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,更是历史的见证者,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双峰寺的兴衰荣辱,以及历代文人雅士对这座古寺的敬仰与赞美之情。

此外,寺内珍藏的泰国华侨赠送的观音菩萨铜像也备受瞩目。人们前来瞻仰时,常常会看到菩萨的耳环在微微摆动,仿佛菩萨在与信徒们进行着无声的交流,这一奇特的现象被称为 “双峰一奇” 。无论是虔诚的信徒,还是充满好奇的游客,都会被这一奇妙的景象所吸引,驻足凝视,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神秘力量。

每至夕阳西下,余晖洒落在双峰寺的琉璃瓦上,反射出金色的光芒,整个寺院笼罩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之中。此时,钟鼓钹铎齐鸣,梵呗阵阵,木鱼笃笃,声音悠扬而深远,仿佛穿越时空,将人们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。“双峰晚钟” 的美景,如梦如幻,让人陶醉其中,流连忘返。古往今来,无数文人骚客、达官贵人慕名而来,他们在这座古寺名刹中吟诗咏和,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,为双峰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。明末大学士郭之奇曾留下《双峰寺怀石山禅师》一诗:“三百年来旧佛宫,依稀犹记石心翁。预为法界传灯钵,故人尘环试色空。四壁人烟天早暮,一湾流水日西东。镜台菩树今何在,锡杖遥遥觑紫峰。”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双峰寺的古朴与庄严,以及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慨。

如今,修葺一新的双峰寺不仅是佛教信徒们礼佛参拜的圣地,更是广大游客领略佛教文化、感受历史韵味的热门景点。寺内奇花异卉争奇斗艳,绿树成荫,环境清幽宜人。漫步在寺内的小径上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聆听着鸟儿的欢唱和悠扬的梵音,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,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慰藉。在这里,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纷扰,静下心来,品味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,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。双峰寺,宛如一座心灵的灯塔,照亮着每一位来访者的心灵之路,让人流连忘返,沉醉其中 。

踏上揭阳之旅

揭阳,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,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从雄伟壮观的揭阳楼到承载千年儒家文化的揭阳学宫,从风景秀丽的黄岐山到震撼人心的榕江音乐喷泉,从见证岁月的进贤门城楼到清幽静谧的双峰寺,每一处景点都独具特色,让人陶醉其中。它们不仅是揭阳的宝贵财富,更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的魅力所在。快来揭阳吧,踏上这片充满惊喜的土地,亲身感受这些景点的独特魅力,相信你一定会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,留下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。